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3/4页)
耗费人力物力,不太可取。 然而,让天子现在就下定决心立储,他又实在开不了那个口。 按理说,赵王世子祁元询在皇孙中表现极是出众,天子对这个孙儿也很满意,又有光幕支持,立赵王为太子简直是众望所归。 问题是,赵王前头还有秦王和晋王呢! 废了太孙之后,天子考校诸皇子皇孙的举措,看起来有公平竞争、立贤为储的意思,仔细深究起来,候选人还是逃不过嫡、长这两重桎梏。 立贤太容易造成子孙相争,立嫡立长是确保天下长久安稳的最好选择。 按照光幕所言,赵王会在宣武三十一年成为天子的子嗣中最年长的儿子,秦王、晋王会走在他和天子之前。 可现在是宣武二十六年,离赵王成为实际上的长子还有五年的时间! 他若是现在立了赵王,后世史书上又未曾记载光幕之事,岂不是他自己亲手破坏了自己所确立必须要实行的嫡长继承制度? 纵是史书有载,后人会不会像他读到史书上各朝异事一般,只觉得嗤之以鼻,或是先人为了达到目的,刻意装神弄鬼,事成之后再假托鬼神? 有时候,宣武帝也会想,若是没有光幕,一切按照正轨发展该如何。 若不是光幕出现,他现在也无须为了未来该是子孙后代cao心的事而烦恼。 可是,这么不负责任的想法,也就出现在他脑海中一瞬而已,很快就被他打消了。 现在的问题,是赵王确实已经成为了宣武帝看好的继承人,诸王归藩的日子又近在眼前,他应该尽早确立储君。 可是,让他在对秦王、晋王没有任何安排的情况下,就将赵王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