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第2/3页)
最后的成文上达天听,天子终于记住了嵇令颐这个名字,因为他说她也许能解燃眉之困,能救魏国泱泱黎民……她果然被点名道姓,不得不跟着他一起离开蜀地。 蔺清昼已经想好了如何在靖安城将她的事迹再整理一番,好在之后天子面前为她求一份俸禄,当朝不是没有女官,也许太医院也可以多一个。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她不是公主,并且还是殷氏与他人的结晶。 蔺清昼在此事上折磨了不知几个夜晚,他觉得她仿佛在他心里乘风而起又坠入深渊,让他一会儿欣喜两人可能有指婚,一会儿又难过她的身份也许被勾起天子的怒气。 他最后也只能抚平无知觉时抓皱的袖襕,一如既往平静地遵旨等待着天子将四公主嫁给他。 他当然会拜谢皇恩,不会在这些儿女情长的事上与天子生了嫌隙。 忠君王,敬春秋,效天子,他就是为此而生的。 他曾作为太子陪读,被夫子评价终有一日会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所有的风骨都以皇权礼制为根,无论扶持的天子是一代明君还是扶不起的阿斗,他都会在长阶上跪到最后一刻。 夫子曾拿史书上的亡国之君来拷问他,他则循规蹈矩地回答臣子无法选择君主,可只要一日为臣,武战死,文死谏,即使身无完骨,尸供蛆蚁,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于是夫子捻须而叹,说他立之有骨,茎叶繁茂,却从未在上面开出自己的花。 他是天下人的蔺相,沉稳内敛,规行矩步,上被君主信任,下被百姓爱戴,唯独中间,没有自己。 把嵇令颐带走,是因为她的确能为疫区献力,是因为不想让忽然跳出来的那一位皇子成为赵忱临的内兄……这不算私心,他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