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两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变 (第2/4页)

陶承学乃应天府尹,与首辅张居正政见一贯不和。陶承学之子陶望龄,十三岁。在乡间誉为神童,随他伯父在闽,陶提学被抓时,正好在身边。

    林延潮听了后,当下让展进去将陶望龄接至山上来。

    其实陶望龄也在陶提学属下一个官吏家里暂居,不过林延潮担心有宵小会对陶望龄不利。故而接他到自己身边住,也替陶提学照看此子。

    陶望龄本是不答允,后听说林延潮是解元郎,当下欣然同意,说是要来请教学问。

    于是林延潮将陶望龄接至寺里暂住,还有徐火勃做伴。每日林延潮自己读书,闲暇时也指点二人学问。

    山间无岁月,读书不知年。

    林延潮渐渐也喜欢,这般远离喧嚣,静静作学问的生活,于是就这么在山里住着,除了偶尔回家与浅浅小聚。其余都在寺中读书。

    如此日子,也就这么过着,同时林延潮也关心着朝堂之上的大师。

    自福建巡抚刘尧诲,升任两广总督后,福建新巡抚是庞尚鹏。

    庞尚鹏有能吏之称,在两淮整顿盐法,颇有政绩,后因动作过大。惹毛了权贵被削官为平民。后张居正将其起复,任福建巡抚。

    庞尚鹏能得张居正重用,是因其敢于任事之名,当初整顿两淮盐法,触怒权贵而被罢官就是实证。此外更重要原因,就是庞尚鹏是张居正一条鞭法的积极拥护者。

    张居正对庞尚鹏有起复之恩,在给他信里道,让庞尚鹏任福建巡抚,并非是引之康庄,而是顿之畏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