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神眼开局就捡漏_第两百八十一章 课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八十一章 课题 (第4/4页)



    陈景则直接去了图书馆,详细查阅了下《山海经》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其中关于招摇山的各种考据说法。

    各种文献资料中,对于招摇山到底是四种说法中的哪一种,肯定是没有百分百确定的,甚至还有全部否认的说法,觉得《山海经》中记载的内容根本就和现实没有关系。

    提及至此,就要说说有关于《山海经》的文献性质定位了。

    不提现如今怎么学术界怎么看待《山海经》的性质,这在历史上各朝各代对其的性质定位都有区别。

    从汉朝到唐朝,《山海经》的内容被认为是真实的,里面记载的山川河流甚至异物都是可信的,性质算是一本地理人文类的百科全书。

    这点从《汉书》到《新唐书》中的记载,就能看出来《山海经》在当时是一直被视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书,

    汉朝刘歆在其《上表》中便说:“《山海经》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后世的《隋书·经籍志》等不少史书,也把《山海经》列入地理类。

    而到了明朝和清朝时期,由于人的认知不断提高以及明清小说盛行的影响,《山海经》的可信度逐步降低,性质被归入小说之流。

    明朝学者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就说《山海经》是专讲神怪之书,是‘古之语怪之祖’。

    清朝的纪昀也就是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称它是最古老的小说,说:‘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诸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核实定名,则小说之最古者尔。’两杯毒酒的鉴宝神眼开局就捡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