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第107节 (第2/8页)
,高低能混一口饭吃,不像他爷爷那辈儿动不动饿死人。 姜冬月和唐墨的想法差不多:“现在机器越来越先进?,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再分六亩咱们?也种得动。” 说着把碗盘拾掇起来泡进?水盆,又叮嘱唐墨,“你千万机灵点儿啊,别叫人灌几句好话就心软。” 唐墨:“放心吧,凭我这觉悟,什么糖衣炮弹也腐蚀不了。” 夫妻俩既商定主意,第二天?唐墨便以“你婶婶不想租”回绝了刘国辉,总价提八百也没松口。 “没事儿叔,买卖不成仁义在,”刘国辉不愧在南方历练过,虽然没谈成心里不满意,话说得十分敞亮,“往后都在村里待着,需要搭把手的尽管说昂,侄子随叫随到!” “好!改天?有空了来家里坐坐啊。” 唐墨客气两句,照旧蹬自行车去板厂砂光,刘国辉则转头去寻相邻地块的主家,还托赵大花在小?卖铺帮忙留意,有谁家想出租的告诉他。 然而这年?月乡下交通太不发达,两米宽的石子路都很少见,更多的是?常年?人走车压形成的黄土路以及崎岖坑洼的乡间小?路。 这种路平常还行,稍微下点雨便湿滑得厉害,别说运木头的货车不敢靠近,连姜冬月的三?蹦子也得给三?轮车让位。 刘国辉风风火火跑了小?半个月,发现石桥村适合开板厂的地就那么几家,别的不是?离平金河太近容易漫水,就是?离大路太远难走车。 在有限的几家里比较来比较去,从位置、亩数、价钱到主家名声,居然还是?唐墨的地最合适。因为第六道河靠近大路,也不像第七道河那样?紧挨邻村的地,更加方便安全。 “咋这个难搞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