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南梁隆美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南梁隆美尔 (第4/13页)

北魏统帅元延明,并表示要为“亲爹”服丧三年。

    主帅临阵投敌,陈庆之再待下去也没意义,只好斩关后退。但是,陈庆之凭借此2千破2万的战斗,一战成名。

    1、涡阳之战

    527年,南梁派大将曹仲宗伐涡阳。大将领兵在外,皇帝不放心,需要派一名监军,萧衍又选定了陈庆之。

    时年43岁的陈庆之,奉命率二百士兵,带假节(相当于尚方宝剑),去监军。

    古代干监军的,一般都是皇帝的近侍,不要求能打仗,只要有向皇帝打小报告的意识和能力就行,大多数的太监干这活儿就干的很出色。

    由萧衍派陈庆之做监军就可看出,萧衍还是把陈庆之定位为自己身边的近侍,给他的那二百士兵,也都是宪兵之类的花拳绣腿的角色。

    北魏得知消息,派宗室元昭等人率军十五万救援涡阳,先锋部队先大军一步赶到了驼涧。

    陈庆之建议夜袭魏军挫其锐气,另一将领韦放则认为,敌前锋部队都是精锐,不可轻举妄动。

    韦放,可是南梁第一名将韦睿的长子,在军中的威望可想而知。陈庆之不过是个陪领导下棋的,面对这场战与不战的争论,没占半点儿便宜。

    最后,把陈庆之给抢白的急眼了:你们都不去?那我带我那两百人去!

    说完,陈庆之带领自己的二百来号人长途奔袭四十里,趁夜奇袭北魏前锋军。战果?大败之。

    北魏大军听到先头部队被打败,全军震恐,行动迟缓,士气大跌。

    之后,北魏、南梁双方在涡阳附近打了近一年,作战上百次,呈胶着状态。但,魏军毕竟军力占优,已经在梁军的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