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第3/3页)
当政,老家主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手握巨额家资,迟早会被人忌惮。 为了给上官氏避祸,也算是破财消灾, 上官家老家主直接将自己一把财产捐给国库,又将剩余一半一分为二,将其中一份拿出来,用来救济穷苦农民。 肃宗皇帝感念上官氏一片赤诚之心,从京中赐下了一道圣旨, 赏给上官家一个皇商的头衔, 同时将江南的部分盐铁运支权交由上官氏。 上官氏自此地位水涨船高,开始替皇帝办事, 同时也从每年挣得的财富中抽成向朝廷进贡。 老家主死后,他那体弱多病的长子上官究接过家主之位。 只不过, 上官究并没有在家主之位上坐多久就病故。 上官究的独子上官寒十二岁就接过上官家家业。 上官氏家大业大,旁支叔父众多, 一个个居心叵测, 不加掩饰地觊觎这那个年幼的孩子,以及他身后的巨额财富。 对于十二岁的上官寒究竟是怎么样在群狼环伺中, 权衡利弊,一步步掌握实权,将上官家收拢在掌心,姜瑶不得而知。 上辈子,姜瑶初见上官寒时,上官寒已十六岁,是上官氏名正言顺的掌权家主。 年纪轻轻便手握巨额家产,上官寒那华贵无比的蜀锦衣衫抖一抖,撒落的珠宝翡翠,就足够养活一郡百姓。 在这个士农工商,商为最下等的时代,上官氏与其余朝不保夕,被人鄙夷的商人不同。 官商勾结,是上官氏惯用的套路。 他们花重金贿赂地方官员,将江淮一带的商路尽数捏在手中,无论谁想走商路,都得朝上官氏交一笔买路费。而且上官氏给朝廷的上贡也足够大方,以至于朝廷明知道他家搞小动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