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6/8页)
纪有祝缨的两倍大,与她见了面,叫一声:“祝世兄,可知你我有何差使?” 祝缨也是不知道的,她说:“我亦不知,只好听上峰吩咐。” 按照她的想法,就等郑熹这个大理寺卿出来给她安排活计,郑熹说什么她就干什么。然而郑熹还在御前,她就只能干等着,等郑熹出来了,也只是说一句:“你们都是新来的?叫什么?考试的等第是什么?” 祝缨是甲等,她背书好十条全对了。鲍录事也是甲等,比祝缨差一点,文字上略有出入,也算不错了。 郑熹没有特别的照顾祝缨,转头问问坐在下手的两个人:“二郎有什么吩咐?” 祝缨看这个“二郎”的座位仅次于郑熹,应该是大理寺少卿之一的冷云,看着好像跟郑熹差不多大。冷云凉凉地道:“您尚且没什么吩咐,我又有什么好吩咐的?让他们先做着看看吧。” 郑熹又问另一个少卿裴清:“子澄有什么吩咐么?” 裴清三十七、八岁的样子,一部清须,看起来不太好惹的样子。祝缨看了这二位少卿一眼,就知道他们俩现在心情并不很好,冷云显得有点无聊,裴清似乎对自己有点不满。那指定不能是冲自己,肯定是郑熹造的孽! 果然!裴清问祝缨:“你是甲等头名?” “是。” 裴清将她上下打量,忽然发问:“诸略人、略卖人为奴婢者,如何判?” 祝缨道:“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因而杀伤人者,同强盗法。” 裴清又抽了几条,譬如“玄象器物”指的什么。 祝缨心道:郑熹得罪他了吗?怎么考我抽的都是中间的律条? 背书的人都知道,头尾是记得最熟的,中间是最容易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