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2节 (第3/10页)
玉米红薯豆子这类粗粮,像稻谷小麦面这类细粮占比相对就少了,如果家家都想要兑换细粮,那肯定是不够分的。 所以老支书这边就需要进行调控,严格控制兑换的粮食粗细比例,根据今年的粮食储藏情况来换算,各家兑换粮的比例,最多只能占总粮食比重的十分之一,而且细粮的兑换价格,也得是粗粮的三倍。 也就是说一家的工分数量如果能兑换三百斤粮食的话,按照比例最多只允许兑换三十斤细粮,并且这个三十斤细粮,相当于九十斤粗粮,扣掉这九十斤粗粮后,这家人剩下的工分数,就只能再兑换两百一十斤粗粮了。 这样的兑换比肯定是不划算的,尤其是家里孩子多工分数少的,对细粮就不敢有所奢求,只能尽可能地多兑换粗粮,这样才能让各家熬过接下来的一整年。 叶青从下乡开始就一直在地里卖力干活,挣的都是满工分,后来去养猪之后工分少了些,但没多久卫生站建起来,她一个月又能拿到二十个工分了,所以年底结算的时候,她一个人就能兑换近五百斤粮食。 这还是她来靠山屯插队拢共才不到五个月的情况下。 叶青家里面如今常住人口就有六人,偶尔她还要把宋春华接到家里来住,再加上隔壁时不时会来蹭饭的顾卫南,她这边吃饭的嘴可不少。 孟嘉是知青,肯定是能分到粮食的,邹阿婆还有小兔唇邹昀的户口都在屯子里,所以也能分到基本口粮,但王春花和郑欣就不行了,两人户口都不在靠山屯,属于投靠叶青,自然不能在靠山屯生产大队分粮食,所以只能由叶青这边来承担。 所以按照叶青的要求,不管是她还是家里其他几个人,攒下来的工分,她就统统要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