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来我们山航吧! (第2/20页)
一般来说,在轻度的风切变中,这一把油门加上去,速度跟高度都是要提上去的。若是再弱一点的风切变,甚至只会持续不到五秒钟,而且本身在体感上感觉也不大。 对于稍强一点儿的中度风切变,在使用了最大推力后,即便是速度和高度不能同时增加,但至少其中某一个数据可以产生明显的增长态度。虽然这种情况下的飞机需要进行更多更长时间地与风切变僵持,但总体还是可以接受的。因而,不管是高度和速度,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只要有一项有增加,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机组cao纵来弥补处于较低方面的另一项数据。 在常规的飞行训练中,大部分的风切变强度就会出到中度。因为很多轻度风切变不但持续时间短,可能在强度上就跟严重一点儿的颠簸差不多,若是反应慢点儿,甚至都不用进行改出的。 真正最难也是最危险的就是重度风切变,即在最大推力下,飞机的速度和高度都不会有明显的增加。这时候就需要飞行员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取舍了,而且这类取舍会是在极度危险,类似于刀尖起舞的方式下展开的。 不说安全规定,即便是从个人情感上,徐苍也不想上手。换位思考的话,如果是有个人在自己cao纵的时候上手,也会引起他巨大的反感,直到徐苍发现这个机长为了抑制住抖杆而开始有顶杆动作,他知道已经事关严重的飞行安全了,不得不进行干预。 失速抖杆跟顶杆减小飞机迎角几乎就是飞行员很直接的条件反射,这是根植于任何飞行员心底里的,从航校开始便是如此。 尤其是机长心里,在如此低的高度下失速将会是极其危险的,就算是再高超的飞行员都需要损失一定的高度来改出失速,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跟飞行员的能力没有太大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