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1 (第4/4页)
讨巧啊。” 常望宇十四岁凭借一首爆红,因为他以少年人的独特视角把一种在旅途中的离愁别绪表现的淋漓尽致。震惊歌坛的结果就是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如山洪一般,将常望宇放在风口浪尖上。关于是否真的由十四岁的常望宇一人词曲的争论就此展开,旷日持久且愈演愈烈。 四年来,但凡常望宇的新歌点击量不尽如人意,就有那么一帮跳梁小丑感慨江郎才尽泯然众人,或者再次质疑的词曲人究竟是谁;而当常望宇的新歌再次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则又会有一群所谓的内部人士信誓旦旦地强调常望宇背后有专业的创作团队。 这是既定局面,晏若愚估计常望宇也懒得计较,且按下不表。 重点是,无论是谁写的,或者是不是真的到达那个高度——只要常望宇的新专辑涉及相关的内容,都无疑要被打上“卖情怀”的标签。 的主题是什么? 是离愁别绪。 常望宇新专辑的主题是什么? 是旅途。 这简直是把脖子伸过去让人家抡砍刀。 常望宇才十八岁,这种明晃晃写着“过气”的标签能认吗! 再看这张专辑。 民谣的传唱度最广,但是一般不用来评判专辑含金量;原定主打歌是成长,这两年在偶像艺人手里用的频率太高,要想出彩大概只能靠炫技;剩下一首暗黑系,这个是真正体现实力的,但也最不好驾驭——其实暗黑系的青春题材特别少,属于剑走偏锋,如果玩不好,最好的结果是玩脱了,常望宇的年龄是个理由;最怕的是不温不火没什么水花,一定会被拿来和做对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