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战前布署 (第3/6页)
,从嘴里挤了几个字。 讯兵转身就走,松开衣领的他气喘如牛。 赵惟宪将急报递给曹千松,曹千松一看激动得差点吼了出来,难怪王爷这么激动,这种连男人的都孱弱不堪的地方竟然也有人造反了!他跟赵惟宪不一样,他太渴望战争了,军功才是他上升的唯一途径,太平年代只会一点点地磨的他们这些军人的血性。曹家人都有一种错觉,开国大将曹彬是名将,儿子曹纬也是名将,其他的曹家子弟就自认为是生不逢时,否则他们一上战场,绝对也能像前辈一样,挣天泼天大的功劳。 不过也是他出身不够,是曹家偏门,混了半辈子也就搭上了赵惟宪这条线,想挣个出人头地都得指望着赵王爷。不过他也知道赵惟宪绝对不希望出现造反这种事,才会有这种表情,他不敢造次,刚刚自己才骂小讯兵,不能自己也这么失态。 “请王爷示下!”曹千松拱手行了一个军礼,抱拳等待赵惟宪的军令。 赵惟宪的第一直觉是这个事并不简单!妈的闽人也会造反?这好比北辽会考状元一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千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这里还有人会造反的,怎么自己一来就有人反了?这件事传到东京那些个言官清流打死他们也不可能相信自己的鬼话啊。但是谅宋光斗那条老狗也没有胆子给自己下套,借他胆也不可能。 封疆大吏和一方宗室,汴京的那位贵人无论谁在龙椅上最担心的就是卧榻边人有人养兵自重。怎么个增兵法?无非就是上报边患或者地方造反,借平叛压乱之机提出增兵带兵的目的,否则从北边调兵,等兵援到了差不多东南这些个城池也沦陷得差不多了。这一招赵惟宪十分不想用,他们已经尽可能地低调了,就是不想让官家对自己起疑心。 不增兵一个平乱难,一个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