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十六章 纪录片 (第5/6页)
国家,正处在一种群体性的癫狂之中,用“渴望”一词来形容这个时代,再恰当不过。 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疯狂的渴望着,渴望金钱、渴望自由、渴望爱情、渴望尊重,他们渴望一切美好的事务,但得到太难,以至于有一名代表得到了,都会引起后世难以想象的轰动。 比起奥运金牌,比起体育世界的成功,诺贝尔奖的含金量或许是太足太足了,足的让笔杆子们讨论来讨论去,最终只余淡淡的沉默。 沉默的太久,以至于有轻轻的叹息声。 中国的学术传统延续千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更是贯穿始终。 然而,学术又实在是太难太难,尤其是在80年代的环境下,中国能够拿得出手的学术成绩,着实是少之又少。 陈景润为什么那般有名?若以学术成绩论,做出了费马大定理的怀尔斯的学术成就更高,因为他彻底证明了费马大定理,而陈景润只是将哥德巴赫猜想再次往前推进了一步,其成就,与法尔廷斯、肯里贝特相似,而法尔廷斯与肯里贝特,正常人都没听过,怀尔斯在完成费马大定理的几个月里,倒是在全球媒体面前刷了刷脸,可也仅此而已。 相比之下,陈景润却是把中国人刷了个遍,甚至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几乎成为数学家的代名词。 假如有诺贝尔数学奖,完成体的费马大定理,或者完整体的哥德巴赫猜想,都是妥妥的预定了奖项的。 但未完成体的哥德巴赫猜想就不好说了。 北大的大二学生杨锐,现在就要拿到诺贝尔奖了? “不太可能吧。”热烈的燃烧之后,是颓废的灰烟。 几个笔杆子都点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