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二章 穷 (第3/5页)
的经费,当时要是出了成果,一路追加投资到2000万并不奇怪,这还没有算实验室的基建、地皮租金以及配属的人员和借调的仪器价值。 若是第三阶的学者,那就更厉害了,比第四阶的学者强十倍都不止。 理查德费尽心思,为的就是在CNS上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当然,他以前肯定是在CNS上发表过论文的,否则也难做到第四阶,但对他来说,高水平的论文依然是可遇不可求的,一辈子发表几篇,甚或就是靠一篇CELL才吃一辈子,都有可能。 名校的讲座教授,却已经是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发表到手软的主儿了,他们发表论文的目标也一定是且只是顶级期刊,比如施一公到回国前,CNS发表的论文超过20篇,平均一年已不止一篇。 但不管是哪一级的学者,顶级期刊都是用钱出来的。 84年去欧美名校,随便逮一个校长问“两千万美元一篇论文贵不贵”,校长肯定说贵死了,你是拉金子的吗?但你要是问“两百万美元一篇论文贵不贵?”,校长肯定说太太便宜了,您蹲好了,我帮您接金子。 学者归根结底是看成果的,杨锐不管能不能得到诺贝尔奖提名,他的PCR成果是诺贝尔奖级的,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越加越猛的引用数,中国学术界也是看的越来越清楚了。 如果说政界和商界还有地域的问题,学术界就完全不讲这些了。 学术界是世界上最讲究标准的地方,在相同的成果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