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父子)_章十一下同寝同食,同生同长(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十一下同寝同食,同生同长(二) (第4/6页)

有着远大的包袱,一生都献给了宏图伟业,又有谁能成功呢。

    居庙堂之高,实难入实地考察民生,并不能真正的忧民生之难,所以赵允不愿做搅动政治漩涡的推手,他更愿意做一些切实的事情来。

    这个想法,在遇到扶苏之后才发生了变化。

    赵允不承实名,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扶苏的第一任老师,他的课堂不在方室之内,课本也不拘泥古今经典,而是将扶苏带到了民间田地里,让他看到百姓的真实生活。

    “看天下之事,无论大小,只从奏疏里是看不透的,起码是看不完整的。杜若,你从典籍里能看得到何时耕田,何时播种,每个时令该完成的农事么?”

    坐在山梗上,赵允指着他们亲自开辟出的一亩方田,指点两个小徒弟,“我知道你们可能会说,术有专攻,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事情上就行,不用事必躬亲,人的经历是有限的。”

    扶苏捻柔一根着狗尾巴草,没出声,他确是这么想的,自小学的帝王权术也这么学的,现在他想听听赵允不同的意见。

    “原因很简单,你不需要每件事都会,但涉及到的各方面你都有了解,你不一定必须要做,但你不能不会。”

    赵允道:“比如说,咸阳城有南市和北市,相互竞争,时劣时优,你们要清楚如果自己经商,应该走什么样的商道,如果去管理,又该将二市维持在什么样的平衡上。”

    扶苏出声了:“先生,秦有法度,国不限商,任意买卖,互市自由。”

    秦国是耕战大国,并不擅长做生意,为了吸引六国商贾,给予了他们很多优惠,这条法度之下,外国的商贾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