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_第三十六章:公社生产哪有包产到户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公社生产哪有包产到户香 (第3/4页)

  “既如此,那抽调青壮入军之事,就此定下。至于屯田之事,小子倒是与诸位有些不同的看法……”

    开口定下挑选青壮扩军之事后,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对于大伙一致认同的屯田之议,刘禅却是反而表现出了兴致缺缺的样子。

    其实说起来,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兴办屯田了。但那时主要的屯田都是在边陲地区的军屯。真正将民屯之事推广,却还要从曹cao说起。

    建安元年,曹cao在将汉献帝接到许昌后,便采取枣祇、韩浩的建议,以提供耕牛、农具、种子等条件,吸引了大批流民在许昌一带集体耕种以收取租税,是为民屯。

    之后在发现这屯田制效果不错之后,曹cao随即便在其治下的其它地区广范推广。为此他在各郡县还专门设立了典农中朗将、典农校慰之职,专门负责这民屯之事。

    事实上,这屯田制也确实为曹cao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好处。当其它诸侯的军队因为缺粮还在吃桑椹、河蚌度日之时,曹cao却是已经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

    可以说,曹cao之所以能够最终崛起一统北方,甚至在面对孙刘联盟时,多数时候都能处于有利地位的原因,就在于这屯田制所带来的稳定后勤保障。

    所以,到了此时,不止曹cao,孙刘联盟双方,也是同样在效仿这屯田制,这也是众人对于二爷提出的屯田之议一致赞同的原因。

    然而,这在众人看来好处多多的屯田制,刘禅却是并不怎么看得上眼。

    在他看来,这所谓的屯田,不过是相当于后世的国营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