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_第三十六章:公社生产哪有包产到户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公社生产哪有包产到户香 (第4/4页)

体农场和人民公社而已。

    虽然相比于自耕农那种小农经济来说,这集体耕种因为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率优势,但其缺点也是极其明显的。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毕竟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你不可能让人人都能‘以公为家’不是?

    所以这和后世国有农场、人民公社极其相似的屯田制,因为其天生自带官僚制度的臃肿死板,再加上人性自私一面的原因,从而导致了其理论上的效率优势不但根本发挥不出来,甚至还十分容易跌落到下限。

    而这也是原历史上三国归晋之后,很快便废除了民屯制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于这么一个弊大于利的临时措施,有着‘历史经验’的刘禅,怎么可能会继续跟风实施。

    “所以小子以为,这些百姓可以通过集中分配土地的方式将他们聚集成大小不一村落、城镇,以便管理,但却不必像屯田制一样强制集中耕种。如此一来,再加上低廉的赋税,百姓的积极必定高涨。届时,我军自然不会有粮草后勤之忧!”

    末了,在众人疑惑、惊讶、赞同的目光中,刘禅却是从长远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以集中居住、‘包产到户’替代屯田制的安置措施。

    “让百姓集中居住,不但便于官府管理,且农忙之时,根本不用官府督促,他们自己也会相互帮忙……公子之法尽取屯田之利,却无屯田之弊,统以为可行!”

    待刘禅话音刚落,先前一直保持沉默的庞统,这一次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表示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