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 一花一世界 (第1/3页)
“这是现存最大的一幅通景画,传说是宫廷画师郎世宁的学生王幼学所做。漫天的藤萝绘在精美的丝织品上,透过藤萝,你可以看到蓝天。” “由于年代久远,它变得脆弱残破,对于它的修复,是整个倦勤斋修复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当年装裱刘师傅将巨大的通景画毫发无伤的揭下来没有成例可循,找到巨幅通景画的接缝处这是工作的第一步。” “然后把绘画的接缝处打湿、分离开,想用这种方法揭取壁画。然而这样似乎不够安全,通过嵌入把壁画揭下来似乎也行不通。最后专家组决定,像这样把整个夹层都取下来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壁画。” 鲁善工右手接触,脑中闪过信息,这是用来修复通景画的新发明,和好的面团是用来除尘的,既可以粘掉画面表层的尘土,有不损伤颜料。这种海藻胶是用来固定颜色的,当它的比例为百分之二,温度在五十度时,可以达到最好的固色效果。 画面失色严重的地方,需要第二遍补上海藻胶。纤维纸覆盖在通景画表面上,用排刷赶走里面的气泡,使纸张和壁画更紧密的贴合。 已经支撑通景画两百多年的底衬,要被小心的去掉,重新装裱新的命纸。因为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通景画的修复完全按照传统工艺流程进行。 “整个修复过程,需要大大小小近百道工序。七名专家历时一年多的努力,通景画的修复工作全部完成,最后的挑战是把通景画安全的安放回天花板。” “为精准完美的回帖,修复组制作出倦勤斋模型,按照原大小缩小九倍。反复试验确定无误之后,终于进入真正的回帖过程。在天花板上每隔三十公分划线,划线处涂上浆糊和乳胶勾兑好的粘合剂。” “待粘合剂达到最佳状态时,把通景画卷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