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章 步步惊心 (第2/4页)
火候、窑温、火焰颜色、甚至地点等等说不清的各种因素,都包涵在气氛二字之中。 当年乾隆皇帝将景德镇建窑的所有材料包括泥土、工匠、瓷土都搬到京城,死活烧不出好瓷器,研究几年也没有头绪,最后只能放弃。 就好像铁棍山药,岛国人一直想弄到本土养殖,高价研究好几年,甚至连土壤都原封不动空运回国,结果呢? 屁都长不出来! 天法地,地法人,人法自然。离开这一亩三分地,您还真玩不转! 后来跟唐明聊天,他见过各种因为小细节没有注意,导致满盘皆输的悲催案例。最离奇的是某家的烧出一窑烂瓷片,原因竟然是关窑门时忘记一把钢卷尺在窑中! 钢铁受不了那么高的温度,于是炸了,像是多米诺骨排,所有的瓷一起粉身碎骨,血本无归。 更有防不胜防的事,一家人做的缸由于缸壁里有气泡,而做坯的工人又粗心没发现,于是烧热后气体膨胀引起炸坯,炸的坯又炸坏摆在它附近的坯,于是一片狼籍,开窑后就是一大堆碎瓷片。 老爷子开玩笑说,十几个小时后开窑,所有送瓷器来烧的人都围在推出的窑车周围,急不可耐地找自己的东西,那情境,那心情,就像是产房外面等待婆娘生孩子的一群傻老爷们。 小窑还好,毕竟数量少,一个人能全部顶下来。换成大龙窑,温度高达1300多度,熄火后逐渐开火眼通风,每一步如履薄冰,所有人战战兢兢。 主要是防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