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章 步步惊心 (第3/4页)
温度骤降造成釉面炸裂,开窑门,由上而下把泥砖扒开。降温过程因天气而定,大概需要50-65小时。 唐家葫芦窑还好一些,烧窑从点火到熄火,一般需要36个小时左右。完成一次窑,需要28人的相互协作配合。 熄火时按照打天眼、抽炉条、打窑门、提闸板先后顺序进行。按照一般规律,为加快烧窑次数,特别是在烧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要提高烧成效率,一般都要采用人工手段降温,也就是用鼓风机。 唐家为使窑内瓷器不“犯惊”,绝对禁止熄火后立即使用鼓风机,要在自然阴凉12小时以后才能开窑。 离火膛最近的大肚,温度最高,能到1320度,这里的瓷器都是VIP中P,比如祭红、郎红、官窑白胎、天青、钧花等。 大肚之后是小肚,温度略低,1300度,烧精品青花、釉里红、美人醉、各色青釉; 然后是低温区,到1260度,叫想理或者灰可区,属于散座,烧低档瓷和低温颜色釉,比如浇黄、松石绿。 每次打开窑门,顺着往里走,每步都很惊喜!越往后越刺激,谁也不知道能烧出来什么精品,甚至窑变出极品。 回想起上次亲眼看唐明往窑口吐痰的情景,深吸口气,憋出一大口浓痰,必须是痰,口水都不行。因为只有痰在蒸发时会变成跳动的水珠,才能根据其高度判断窑温。 景德镇的柴瓷比是2.5,就是制一吨瓷,要烧掉二吨半松柴,过去有句老话:一里窑,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