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踪_一七九 平面世界之摩天川是蝴蝶形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七九 平面世界之摩天川是蝴蝶形的 (第1/5页)

    圣(聖)者,上左有‘耳’,表示可‘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有口’,善于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则代表有统率万物为王之德,德行遍处施行。

    《上古天真论》曰:“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国语齐语》: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於己不足,安得名圣!是故,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於民,唯圣人为善托业於民。民之生也,辟则愚,闭则类。上为一,下为二。

    就是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善于分利于民。圣人不擅长分利于民,就同普通百姓一样了。自己总是贪而不足,怎么能算是圣人呢?所以,国家有事就取用于民,无事就藏富于民,只有圣人才善于把产业寄托于人民。人的本性,越是开导就越是通情达理,越是堵塞就越是悖逆。上面提供一个,下面就会回敬两个。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节,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所在的时代,是战乱纷争的奴隶社会。他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