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8 (第3/4页)
可以此来明之渊源……” 学生哪里想到这位年轻的女先生,仿佛心里修了一座图书馆。 她条理又清晰,这样把有逻辑关联的条目都列举出来,其中人物关系挑明,仿佛她都不用细讲,学生们都可以真的明白她想说的内容。学史的大都犟,但她这样的讲法,几乎任何一个史学者都要心服口服。 徐朝雨讲到后来,已经不太看讲义和黑板,就是站在一旁,讲述如何整理纷杂的线索和史料。在二十多岁已经有一派自己的方法,她真可谓前途无量了。讲起来也仿佛不是在讲制度,而是在讲延续旧制度的每一个决定者背后的考量。 只是可怜了人rou扩音器迟林,后排的学生们要是有一句听不见就有点着急,催着要也是他们曾经尊敬却又嫌弃的迟先生大声点。他喊到第二节课下课,嗓子都哑了,徐朝雨给他递了好几次水,他就一只手拿着搪瓷杯子,一只手拿着喇叭筒,什么贵族围巾也拽掉了,就跟大甩卖似的站在第一排喊话。 等到下课的铃声在校园里响起,不少外头走动的学生也听见了迟林的喊声,凑在大教室外头的窗子那里看。不少学生纷纷涌到前头,男生还有点不太好意思,女孩子们可没那多么想法,凑上来叽叽喳喳的找徐朝雨说话。 徐朝雨哪里见过那么多人围上来,也有点慌了,拽住了连忙跑上来的迟林的西装外套。她倒是也知道女孩儿们都是好意,她们脸上也都是青春好奇的神情,让她都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迟林道:“哎,你们回头能不能一个个问,真要是觉得好,那就报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