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兴师办学 (第4/5页)
行! 察举制度,弊端丛生,却也一直延续,很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就是百姓文盲率太高!换句话说,因为读书人太少,一般草根阶层跟本没有文化,你就算实行科举制,选拔上来的官员也一样都是来自于世家大族!因为,只有他们从小有那个条件学习知识与文化,百姓家的子弟,饭尚且吃不饱,整日为生计发愁,还哪有读书的闲工夫? 因此,普及教育,兴师办学,是实行科举制度的重要前提,只有大家普遍都有了文化,这种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机制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况且,现在的江阳郡,在刘纬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富庶繁荣,百姓们早已经从温饱线上解放出来,也有了接受教育的实际条件! 为此,刘纬颁布命令,由郡府出资,成立了三个学堂!分别为:江阳小学堂,江阳中学堂和江阳大学堂! 其中,小学堂共计四所,江阳郡下的四个县各设立一所,专门招收学龄儿童入学,主要教授的是简单的识字和数学知识,也包括一些初级工匠技能,学制三年。 中学堂与小学堂类似,也是四县各有一所,不过这个中学堂却与我们今天的中学意义不一样,是专门招收成人学员,为扫盲识字和培训劳动技能所用的学校,学制一年。 大学堂只有一所,设立在江阳县城内,招收已经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学员,所培训的内容,就很丰富了,包括经史子集、历史人文、应用数学、生产管理和技能、医药医学等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