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8 (第4/4页)
毕竟,全国的工分值又没有统计过,他们也只知道附近公社的工分值,哪里知道全国有没有地方的工分更值钱呢? 虽是戏语做不得数,但是,这起码可以证明,第三小队的工分值确实是值钱,队员们的日子也确实是越过越富足。 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了,附近几个生产队、整个曙光大队、整个公社乃至整个县的人们当然也不会干看着,自己想办法致富不容易,别人都开辟一条致富路来了,跟着后头学还学不会嘛! 铁皮石斛致富道路经过试验已经确认很难复制了,但是,种铁皮石斛难,不代表办养猪场、种桑养蚕和种茶摘茶也难啊! 虽然也不是什么简单的活儿,但是但凡能挣钱的事儿什么不难? 种地还难呢,还不是得种!更何况是更挣钱的这些行当呢? 虽说国家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和私人大批量种植养殖,但完全可以像曙光大队的第三生产小队一样,集体来办嘛! 有些生产队甚至从第三小队的养猪场得了灵感,在本队办起了养鸡场、养鸭场、养鹅场、集体鱼塘……招式频出,挣不挣钱倒是另说,反正队上的总体生活水平上涨了不少,rou蛋都能比以前吃得多了。 种桑养蚕和种茶制茶这两件事也有不少生产队学了去,只不过他们不像第三小队这样,有种铁皮石斛种出来的第一桶金,还有一个胆大到怂恿队长去农村信用社借钱的谢知青和一个胆子同样不小、敢应下借钱一事的队长。 能拿出来的成本有限,弄出来的规模自然就大不到哪去。 规模小了,能挣的钱自然也就少了。 即便跟最先发家的第三小队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