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动力帝国_正文 第59章 谈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59章 谈判 (第1/4页)

    提及国内的工业化我们北方的那位邻居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坎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曾做过统计日本人在东北三省留下的那堆破烂(注1)就是共和国工业的全部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

    土鳖虽然说谎无数但说接了一个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烂摊子绝对是一点虚假都没有更可怕的是当时国内的文盲比例高达90%以当时的4亿人口计算识字的才4000万人而那个刚战败的邻邦虽然人口还剩下8000万但已经基本消灭了文盲的存在

    面对中国这种局面当时的苏联拉开了大规模援华的序幕不管之前和之后两国关系如何单就事件本身来说苏联的技术援华绝对是人类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就把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初等工业国在中国所有的工业制成品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苏式印记

    中国的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也是苏联专家手把手教出来的国内的东方红东风北平三大内燃机韶山电力机车都是从仿制苏联的铁路机头起步的完全继承了苏式设备粗" />旷、皮实、不修边幅的特点东北机车厂当初给车务段的东风机头作维护时很多机头上的紧固螺丝都是长短不一在全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之前铁道部曾明文规定两g" />相邻的铁轨之间高低差只要小于六毫米就算合格

    梁远看着尤尔g" />手中那个齿轮心想别说齿轮了目前国内生产的22型车底连列车轮对出厂时都不是圆的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被瓦闸(注2)慢慢修理圆的这种观念的问题自己真没法和尤尔g" />细说看来这件事情真得和小叔好好谈谈这种粗" />糙制造的观念不改引进什么先进技术都是白搭难怪目前的列车编组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