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67章武器的进步与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武器的进步与发展 (第3/4页)

发展,制造了大量锋利的铁兵器。《荀子·议兵篇》说楚国的“宛钜铁釶,惨如蜂虿”,《史记·范雎列传》中秦昭也说“吾闻楚之铁剑利”。韩国出自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等地的铁制兵刃,能够“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史记·信陵君列传》里的刺客朱亥使用的兵器是“铁椎”。长沙杨家山墓出土的一柄春秋晚期的钢剑,是已知我国古代最早的钢剑。而河北易县燕下都的一个战国晚期墓中,出土的大量兵器里,多于六成的是铁兵器,包括铁制的盔甲、剑、矛、戟等,铜兵器只占不到40%。

    虽然有了坚利的铁兵器,但是铜兵器还在大量使用。长沙楚墓出土了戈、矛、戟、刀、剑、弓、箭、弩等多种铜兵器,巴蜀地区也有多种战国铜兵器出土。

    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新型兵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弩的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用。最早的弩本来是用于狩猎的工具,春秋晚期开始用弩作战。至战国中期,各国已经普遍使用弩来作战了。马陵之战中,魏军进入马陵道,就是被齐军的“万弩俱发”击溃的。《孙膑兵法·威王问》说:“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可见弩在当时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弩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弩.弓和弩臂,弩.弓上装弦,弩臂后部装弩机,弩机周围有“郭”,有“牙”钩住弓弦,上有瞄准用的“望山”,下有拨弩机的“悬刀”。使用时,拨动悬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