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警钟 (第3/5页)
,满座皆惊。 如果连江天放都无法确信,药材基地这个项目能顺利的完成,那么,在座的其他人,就更加的心里没底了;如此大张旗鼓、汇报宣传的一个项目,如果到头来变成一个烂尾“工程”,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原来那些兴致勃勃的人,都不由有些紧张的望着江天放。 徐寒却不紧张,他只是问了句:“何出此言?” 他知道,江天放此时说这个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如果一个项目注定要失败,他怎么可能会如此兴师动众的搞起来?更不会在这样的公开场合轻易做出失败的结论。 “对于农民来说,影响他们生存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天灾,二是人祸。”江天放侃侃而谈,没有丝毫的顾忌:“天灾,我们无法规避,但对于大青山来说,这种概率实在是很低很低,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无能为力。” 大家一想,的确如此,诸如地震之类的的大型自然灾害,任何人都只能事后补救,无法规避。而像水灾、虫灾之类的,损失还是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 “农户遇到的风险,首要的是市场风险,我们现在的协议,就是尽最大可能的帮他们排除这种风险,像这种定向采购,定向销售,一般还是没有风险的,,除非我们宁厂长,让汉中制药厂明年就倒闭。” 大家一听,都笑起来,汉中制药厂是一家国营企业,现在正飞速发展,怎么可能倒闭呢?当然,他们不知道,过几年,倒闭关门的企业,在全国,那是随处可见。 “关键的人祸,不是市场,,是我们的政策变化会不会变化,我们政府的某些干部,会不会变化!”说到这里,江天放的神情严肃起来。 徐寒默默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在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