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节 火箭炮 (第3/5页)
采用的发射筒结构,并且是放在手推车上,由人推着走,跟放烟花的表演队似的,而且管数也才只有六管到八管,根本就形不成压制性火力。 其实采用苏联的发射架结构还是采用德国的发射管结构,都差不多,苏军的发射架结构在二战中证明了自己的性能,而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的新一代火箭炮大多都采用了发射管结果,当然同样是安装在卡车上,方便迅速转移的。 赵泽勇很快就给技术人员画出了简图,是以自己在电视上,阅兵仪式上看到的车载多管火箭炮的样子为基础复原出来的。当然赵泽勇不是画家,画出来的效果不怎么样,但是意思就是那个意思。加上自己的讲解,技术人员很容易就明白过来,面面相觑都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的想法,看赵泽勇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有点要挖人的意思。 “对了,就是这样,多管足够保证火力压制。这样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放在飞机上。” 赵泽勇解释着,但是自己对直升机用火箭炮一时间没什么印象了,但是想必将车载的转移到飞机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赵泽勇是忽视了车载火箭炮跟直升机用火箭炮的口径差距了,但是技术人员这点还是能够考虑到的,不然就太差劲了。 他们听完了赵泽勇的设想后,立马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讨论的内容无非是,赵泽勇说的情况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到底该如何实现。车载的多管火箭炮到底能不能在炮兵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直升机用火箭炮又该怎么设计。 让赵泽勇没想到的是,直升机使用的火箭炮倒是首先制作出来了,十八管呈菱形排列,使用铸铁一次铸成的炮管,采用电激发发射方式,一次可以十八枚火箭弹齐射,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